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

借势“互联网+”,全方位推进鲁台出版合作与创新

时间:2015-09-17 作者:张志华 来源: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

借势“互联网+”,全方位推进鲁台出版合作与创新(摘要)
(2015年9月12日)
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董事长张志华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两岸出版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鲁台传统出版合作
  加强合作与交流是两岸出版界的共识和行动。在“互联网+”的浪潮还没有兴起之前,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同台湾出版业的线下合作就已积极探索,尤其是近些年,在两岸经贸交流和文化沟通的大好形势下,鲁台传统出版合作交流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宽泛:除了经常性的简繁体图书版权贸易外,在展会活动策划、文创产业借鉴、出版技术内容共享、市场营销提升等方面,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和台湾出版业都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举办齐鲁特色文化台湾行暨“孔子圣迹图”儒家文化专题展
  2014年6月26日—7月1日,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与承惠任总经理的台湾华品文创出版公司合作,在诚品书店台北敦南店举办了“孔孟缘•鲁台情──齐鲁特色文化台湾行暨‘孔子圣迹图’儒家文化专题展”,同时还展示了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传媒所属出版社出版的孔孟文化、泰山文化、民俗文化等150多种近千册出版物。
  展览期间,集团参展人员还通过座谈会和实地造访的方式,与台湾孔子协会、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城邦文化事业以及联合报社、人间佛教读书会等30余家出版、新闻、文化机构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达成多项图书版权合作意向。
  (二)在市场营销服务、数字出版技术合作和文创产业创新等方面展开合作
  今年5月份,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组团赴台,与城邦集团何飞鹏理事长的交流让我们在数字出版方面有了清晰的方向。而作为“台湾文创产业缩影”的诚品生活松烟店,完整体现了现代文创工厂、实演文创平台以及观光文创胜地三大场所精神,是一个与台湾本土艺术师、工艺师携手经营的“文创展售平台”。台湾出版界的可贵探索,以及现代的营销服务理念和文创产品特色,为我们近期倾力打造、已于9月10日试营业的山东书城,提供了市场营销服务、数字出版技术合作和文创产业创新等方面的有益借鉴。
  二、“互联网+”与出版业的融合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国家层面对“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及发展趋势作了界定。从宏观层面看,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层次高度融合;从微观层面看,就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也是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 。对“互联网+”的认识,业内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曰工具论: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为标志的基础设施;二曰现象论:以互联网企业家为主体的战略思考:包括雷军的七字诀、马化腾的马七条、互联网的九大思维等等;三曰哲学论:“互联网+”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具体到我们所从事的出版这个行业,从哲学的视角可以分析归纳出“互联网+”与传统出版有机融合,使传统出版产生裂变反应、质变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我认为主要集中体现在创新驱动、内容生产、用户需求、渠道融合、组织变革和人才资源聚集等方面。
  (一)    创新永远是发展的驱动力
  “互联网+”对传统出版来说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能为传统出版提供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形态,正在颠覆和改变着各个行业。作为专注于知识发现和价值传播的出版业,亟须进行一场自我革命、自我变革,加快推进内容、平台、技术、经营的融合与创新发展,重建新的大生态系统。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既是出版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传统出版企业实现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如果能够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出版业甚至可能因此进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二)打造极致产品或服务是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出版业,其实质和竞争力就是“内容+”,因为出版业的本质在于提供知识服务。而知识服务与用户信息消费需求的对应精度将高于一般信息服务,是出版业高水准满足信息消费需求的必然发展方向。对出版业来说,要加强与互联网业的合作,提高传统出版业的知识服务能力,才能与外部产业形成共生关系。
  (三)关注用户需求是经营的核心
  “互联网+”经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粉丝经济,传统出版业的升级转型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从以渠道、营销为核心,转变为以粉丝经营为核心。用户从低到高可以分为用户级、会员级、粉丝级,我们要界定用户的角色和属性,明确用户、出版社和渠道的关系。在活动运营方面,要以核心活动为主,常规活动和热点活动为辅,通过细化流程、深化感受、强化认知,逐步把用户转变为粉丝。
  (四)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是路径
  “互联网+”的渠道特色就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线上横向全渠道,自己卖+别人卖+带动线下卖,构建包括线上自营店、授权线上分销渠道、线上给线下引流路径等多渠道销售体系。线上线下立体全渠道,实现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实体店等在内的协同销售。全面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整合线上线下优质渠道资源。
  (五)组织结构变革和人才资源聚集是保障
  很明显,前面的四条关键因素即使做得再好,如果缺失了配套的组织结构的转变和提升,没有高素质的互联网人才,也难以达到极致效果、实现预期目标。“互联网+”组织变革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何打造实施战略所需要的组织互联网能力、建设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组织结构、设计互联网机制下的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将互联网思维植入企业文化等方面,并以此来凝聚专业人才,为互联网+出版提供智力支撑。出版业的组织变革可以相应地从扁平化结构、数据化管理、目的性考核和快乐性成长等方向来具体实施。
  三、“互联网+”全方位影响两岸出版
  (一)互联网+编辑思维
  无论你是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还是普通编辑,只有人头脑中注入了“互联网+”的因子,才有可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发现选题、作者、读者,甚至是商业模式。这一点对两岸出版的合作与创新来说至关重要,是前提,是基础。
  (二)互联网+出版内容
  互联网为出版内容的发现、选择和整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极致产品或服务的打造提供了丰厚源泉和无限可能。两岸的出版业都应积极借助互联网与外部产业的融合契机,以“内容+”实现出版业与外部产业的融合,并在融合中寻求价值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互联网+出版技术
  数字出版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出现,为双方在数字技术方面的合作提供了空间。有了技术支撑,就可以进行数字化运作和提供信息服务。信息的选择、整合、按需供应、私人定制、出版中介、协助传播等都是信息服务。
  (四)互联网+市场营销
  诚品总经理李介修先生说过,诚品不仅仅是“款待人款待书的空间”,更是“带给人幸福的场所”,这是一种营销理念。山东书城就将在市场营销方面借势互联网、借鉴诚品,提高空间设计的亲和性、创意的冲击性、营销的互动性,建成一个属于读者的更人性化、更有特点的精神家园。
  (五)互联网+版权贸易
  两岸出版合作的最初形式就是简繁体版权贸易,上午在海交会主会场,集团所属出版社与台湾出版机构签署了《家常:红楼心计》、《中华经典诠解》、《谁佐清欢》三种图书的简繁体版权贸易协议,下一步要做的应该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强化即时性、整合性、同步化方面的合作,共同研发、协作出版。
  (六)互联网+展会活动
  前面讲到的“齐鲁特色文化台湾行暨‘孔子圣迹图’儒家文化专题展”,就是创新展会活动的形式、策划适合两岸出版合作的展会的一次尝试。今后就要考虑借助“互联网+”,来提升展会的网络化、互动性和参与度。比如,鲁台出版业可以共同继续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组织相关活动,挖掘传统文化因子在互联网+形势下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七)互联网+文创产业
  文创产业目前在两岸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方兴未艾,发展模式和运作方式越来越成熟,合作空间巨大。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