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

数字编辑职称为融合型人才打了强心针

时间:2016-03-11 作者:张新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2016年上半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将推出北京地区的首次数字编辑职称考试,此举也是全国第一次进行数字编辑职称考试,标志着包括新闻、出版、游戏、动漫、网络音视频在内的数字传播从业者第一次拥有了权威的身份认证。
  数字编辑职称考试对数字编辑的分类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出版从业者的积极性,增强了数字出版产业从业人员的信心。数字编辑职称考试的实施,又给那些为数众多、勤劳苦干的数字编辑打了一针强心剂,有利于促进整个数字出版业健康、快速、科学发展。
  笔者以为,数字编辑职称考试的客观效果是培养和造就管理、内容、技术和销售环节的融合型人才,这些融合型人才既能熟练掌握传统业务流程,又能及时学习运用新技术、新平台。
  就传统出版单位而言,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大致包括管理人才、内容人才、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等。这四类人才都必须具备融合型特征,需要横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两大领域,既对传统出版熟悉,也对新技术、新产品、新的传播方式了解。
  数字出版的管理人才,是整个数字出版业务的掌舵者。必须站在协调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关系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视野,统筹出版社内部传统与数字业务的大局,从出版社的未来、编辑的职业出路角度来制定本社数字出版战略。这样才能确保出版社的数字业务在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前行,才能确保出版社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员工的长期发展、职业规划开辟新的道路。对于传统出版单位来讲,社领导、中层领导具备前瞻而又务实的理念,在对待数字出版的问题上,不回避、不排斥,采取积极而又稳健的措施来应对出版业格局调整。这一点,可以确保各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业务长期稳步发展。
  数字出版的内容人才,是出版社数字出版战略的执行者。他们是出版社数字出版职能的落实者,是具体数字出版业务的实施者,同样需要对一个出版社的产品结构较为熟悉,需要对本社的传统图书可能产生的数字出版效益了然于心,需要对市场上与数字图书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一定的调研,并结合自身业务,对本社数字出版业务的具体开展提出合理、务实的建议。就电子图书而言,技术公司的内容人才较为缺乏,即使有的技术公司配置了内容编辑,但均非编辑出身,对于何种图书适合做电子书、何种图书的手机版较为畅销缺乏足够的市场预测;就数据库产品而言,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较多,学历相对也较高,但是由于长期待在公司负责数字编辑、加工、整理,在市场调研、获取竞争对手信息的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在适当的时机,当数字出版业务取得较大进展时,当传统出版单位与新技术公司在人才方面取得融合发展时,技术公司应该增加内容人才,引进一定数量的通晓传统出版的编辑。同时,对现有的内容人才也要加强传统出版业务的培训,使之在生产、制作数字出版产品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提高数字产品的单品种效益和整体经济效益。
  数字出版的技术人才,是整个数字出版业务的关键角色。技术的落后或者先进,将直接影响合作方的意向,影响数字产品的销售,进而影响数字业务的发展顺利与否。技术人才,一方面需要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有较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需要熟识和掌握与出版相关的专有技术,例如电子书的B2B、B2C平台技术。同时,该技术人才还需要具有稳定的特征,这样才能确保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和电子书建设长期稳步发展。最后,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技术人才的年龄不宜太高,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个优秀的技术人才的最佳发展期是30岁以前,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技术人才具有较多的开发灵感和研发创意。
  数字出版的销售人才是最难获得的。他们业务开展得是否顺利,最终决定了数字出版是否有出路,他们承担着整个企业的主要营利任务。可以说,数字出版的销售工作,比传统图书的销售更难开展。因为数字出版的销售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需要在信息消费市场中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路。从长远来看,数字出版的销售人员,要在充分运用出版社品牌商誉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全新的数字产品用户群。
  同时,B2B模式、B2G模式下的销售人员所负责的订单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面对这么大的数额,任何一个单位都会慎重作出决定,这就需要数字出版的销售人员深刻认识企业数字产品的长处,将本企业数字产品的优势最大程度呈现,尽量回避或者弥补自身数字产品的不足,以促使对方作出消费决策。

XML 地图